一年中的最后一個節氣——大寒,你了解嗎?
大寒是一年里最后一個節氣,是酷寒的結束,也是新生的開始,
過了大寒,就表示二十四節氣走了一個輪回。
舊時大寒時節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。因為“芝麻開花節節高”,除夕夜,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,供孩童踩碎,諧音吉祥意“踩歲”,同時以“碎”、“歲”諧音寓意“歲歲平安”,討得新年好口彩。 梅花是這個時節的花信,是寒冷中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征。 大寒節氣,常與歲末時間重合。除了掃塵潔物、除舊布新之外,趕年集、買年貨、寫春聯、準備各種祭祀供品、辦年菜都是必不可少的。等一切都準備完畢,便是一家人圍坐團圓的時刻了。 古語有云:“小寒大寒,無風自寒?!边^去窮人家防寒條件簡陋,沒有更多營養品食用,從大寒開始吃上一碗糯米飯就算是補身體了。所謂寒氣逆極,食補為重,糯米性溫、味甘,入肺、脾經,有補虛、補血、健脾暖胃作用,是一種溫和的滋補品。 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種,食用后全身感覺暖和,有溫散風寒、潤肺健脾胃的功效。這天吃年糕,還有“年高”之意,帶著吉祥如意、年年平安、步步高升的好彩頭。 配料:當歸20克,生姜30克,羊肉500克,黃酒、調料適量。 做法:將羊肉洗凈,切為碎塊,加入當歸、生姜、黃酒及調料,燉煮1~2小時,食肉喝湯。 功效:有溫中補血、祛寒強身的作用,適用于神疲乏力、面色蒼白、畏寒肢冷等血虛及陽虛的人群。 配料:烏骨雞1只、山藥、棗(干)適量,食鹽、蔥、姜、料酒、胡椒粉適量。 做法:烏雞斬塊、山藥去皮切塊,蔥切段,姜切片備用;烏雞涼水下鍋,焯水撈血沫,撈出控水;砂鍋內放水,水熱后放入烏雞塊、紅棗、蔥、姜、放入料酒,大火燒開后,蓋上蓋改小火燉1小時;放入山藥塊燉至山藥軟爛,再加入枸杞、鹽和胡椒粉即可。 功效:具有很好的補中、益氣、養血作用,特別適合手腳冰冷者。 配料:糯米、豆沙、棗泥、果脯、蓮心、米仁、桂圓、白糖、豬板油。 做法:先要把豇頭掏洗干凈后煮熟搗爛去豆皮,加豬油白糖,炒至水份將干時備用。把糯米淘洗干凈后煮至軟硬適中,趁熱拌上豬油和糖。盛八寶飯的碗內要先抹上一層冷凝的豬油,使之勿粘于碗,然后排入各色花樣,豆沙加在中間,再覆上糯米飯。 功效:糯米補中益氣,豇豆有“補腎豆”之稱;棗泥有調和百藥之功效,對人的健康長壽極有裨益;蓮心有強心作用,米仁有健脾補肺的功效,桂圓則是人所共知具有補中益氣作用。 魯廚的鮮煎雞排精選整塊雞胸肉,有原味,奧爾良味,黑胡椒味,藤椒味,香草味,泡椒味六種口味,物理嫩化,滾揉入味,加熱快捷,肉質嫩滑,低攝入,高蛋白,深受健身人士的青睞。適合渠道:輕食連鎖,電商渠道,西餐渠道等。并且魯廚還支持個性定制,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地域特色,不同人群亦有不同的人群特色,我們深知眾口難調,我們可以根據客戶要求進行規格調整、口味調整等定制服務。